718吃瓜网页在线看:吃瓜网站爆料无罪视频在线观看-潍柴动力高端转型路径浮现:抢占数据中心百亿市场,充分布局新能源优势尽显

频道:吃瓜爆料 日期: 浏览:1

今年上半年,潍柴动力交出了一份营收1131.5亿元、同比增长0.6%的成绩单。

在这份看似平淡的总体数据背后,却隐藏着两个亮眼的增长点:数据中心用发动机销量同比增长491%,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255%。

站在时代的风口之上,传统动力巨头潍柴动力正在悄然发生蜕变:公司正从一家传统的重卡发动机制造商,转型为新能源商用车和数据中心高端动力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在国产化替代与全球AIDC需求爆发的双重推动下,加之新能源成为动力产业转型升级的确定性方向,潍柴动力高端转型路径正愈发清晰,有望进一步打开潍柴动力盈利与估值空间。

抢占数据中心百亿市场

今年以来,AI技术的快速迭代驱动算力基建的加速,随着数据中心建设需求井喷,潍柴动力高端化战略迎来里程碑式突破。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战略业务实现爆发式增长,作为高端化的代表产品公司大缸径发动机累计销售超5000台,同比增长41%,其中数据中心用发动机产品累计销售近600台,同比大增491%。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数字已经远超去年全年销量,成为中报最亮眼的增长点之一,也成为拉动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增长极。

界面新闻注意到,目前全球科技巨头持续上调资本开支,AIDC景气度居高不下。据IDC预测,预计到2029年,AI数据中心将创造15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ABI Research 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8410个数据中心投入运营。

从商业逻辑上来看,在AI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中,电气系统占比最高,达40%至45%,其中便包括柴油发电机组的“刚需”。而作为柴油发电机组的核心部件,对于大缸径发动机的需求首当其冲。

据中金研究,大缸径发动机占柴油发电机组总成本约70%至80%,2025年中国数据中心用大缸径柴油发动机市场规模有望接近百亿元,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用大缸径柴油发动机市场规模超400亿元。

相比小排量发动机,高单价与高毛利是大缸径发动机业务的典型特征。目前数据中心领域普遍采用2MW/台的柴油发电机组,单台售价约200万元至220万元。然而,随着排量的提升,大排量发动机单位排量的价格并非线性成长,因此大排量发动机的毛利率显著高于小排量发动机。

不过放眼全球,能挤进这一赛道的动力公司屈指可数。而在潍柴动力迎来丰厚回报的背后,得益于公司超前的技术研发布局。

据了解,大缸径发动机技术壁垒极高,长期被国际巨头垄断。据中金测算,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用大缸径发动机市场里外资及合资品牌份额占比约80%,国产品牌占比约20%。

多年前,潍柴就敏锐地洞察到全球数据中心市场的巨大潜力,果断决策,提前布局,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相关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市场机遇做好了充分准备。

潍柴动力用10年的时间完成了全系列大缸径高速发动机的开发布局:为满足大数据中心对发电机组高可靠性、高效率、高智能化的严苛要求,潍柴组建了一支由顶尖专家领衔的研发团队,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潍柴掌握了大缸径发动机自启动响应、控制与启动冗余、容性负载带载、自主ECU信息安全、100%瞬加载保障、全生命周期智能报警、高效燃油喷射等一系列核心技术......

如今,随着国产技术突破带来性能提升,而海外企业扩产时间长,短期内新增产能有限,且价格高于国内市场,潍柴动力迎来结构性替代机遇,其在数据中心领域出货量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目前,潍柴已成为国内众多通信运营和互联网头部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多次凭借高效可靠的产品和服务,助力相关企业数据中心项目顺利完工,赢得客户赞誉。与此同时,潍柴能源电力产品还陆续在亚太、欧洲、北美的数据中心市场实现新突破,在全球高端动力市场的竞争力持续提升。

多家券商认为,作为多年深耕大缸径发动机研发的行业先锋,潍柴动力有望持续享受行业红利,驱动业绩增长。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指出,在AI算力需求驱动下,数据中心备用电源供不应求,潍柴动力作为国产核心供应商有望持续受益。国泰海通证券也表示,随着AIDC投资高速增长,柴发由于其系统的复杂性,产能扩张速度有限,因此潍柴柴发产品有望迎来量价齐升,上调目标价至20.47元。

实际上,对于数据中心动力市场的爆发,潍柴动力方面已有预判。

在今年三月份接受投资者调研时,潍柴动力表示,“2025年公司M系列大缸径发动机及数据中心产品预计实现同比高速增长。公司后续将发挥技术性能、产能、交付效率等优势,加速抢占数据中心等重点高端市场,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

从产品落地来看,自今年四月份至今,潍柴的工程师已辗转贵州、无锡、芜湖、廊坊等数个城市参与产品交付验收。与此同时,还有成百上千名工程师奔赴世界各地的大数据中心。

谈及数据中心动力市场的未来展望,潍柴动力方面近日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公司预计行业将保持高景气度发展,公司将积极开拓国内外战略客户,加速抢占数据中心等重点高端市场,持续推动产品结构优化,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新能源业务:规模化拐点已至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新能源已成为动力产业转型升级的确定性方向。电动化进程加速,叠加“以旧换新”等政策对新能源车型的倾斜,潍柴动力新能源业务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今年上半年,从国内重卡行业来看,新能源重卡的销量达到7.9万辆,同比大增186%;与此同时,潍柴动力新能源重卡销量则突破1万辆,同比飙升255%,可见潍柴动力在新能源重卡行业的增速领跑行业。

在业内看来,随着TCO(总拥有成本)持续优化——尤其在油电差价与维护成本方面,新能源商用车正逐步展现其经济性优势。这一趋势也推动资本市场重新审视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能力与落地进度,具备清晰新能源战略和扎实落地能力的企业,更易获得投资者认可。

潍柴动力方面表示,随着成本的不断下降以及续航、充电效率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未来应用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传统动力升级与新能源突破两大领域齐头并进,实现产品的全面迭代与技术的多维跃升。

而在潍柴动力的老本行——动力方面,公司也已针对新能源动力做好了充分布局,今年全年有望实现同比翻番增长。

根据潍柴动力发布的信息显示,公司新能源动力科技业务实现高速增长,实现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动力电池销量达到2.3GWh,同比增长91%,增幅远超行业表现。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累计同比增长51.6%。

在新能源领域,潍柴动力坚持“多条腿走路”,全面布局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领域,形成多元化技术路线,使其能够灵活应对全球不同区域、不同场景的差异化需求,市场适应性和抗风险能力较强。上半年,潍柴动力新能源多元技术矩阵全面突破,为公司开发差异化、竞争力的产品提供了坚实基础。

“从产品布局角度而言,公司已完成电池、电机、电控等产品的全面布局,产品性能居于行业领先地位;从客户拓展角度而言,公司已实现集团内外客户的全面对接,配套率实现持续提升。”潍柴动力表示。

界面新闻注意到,在新能源业务放量的背后,是潍柴动力产能建设的保障。

今年上半年,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一期正式投产。据了解,首台搭载刀片电池技术的动力电池产品下线,为新能源商用车、工程机械提供高端动力解决方案;重卡全系列动力电池实现“电量大、充电快、适配广”技术全面提升,轻卡电池以140kWh超大电量、2C超快充及4500次超长循环寿命领跑行业。

据悉,潍柴动力新能源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在重卡、轻卡、客车、工程机械等领域,为公司新能源战略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潍柴电池产品共有100余款,电量覆盖2-1000kWh。

随着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一期投产,进一步扩大了潍柴新能源动力总成、电机、电机控制器、电池的规模化生产能力,为潍柴动力的新能源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成为公司完善新能源全产业链布局的关键落子。

潍柴动力近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国内商用车及工程机械行业的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高,公司也已做好新能源动力业务的充分布局。在此基础上,公司下半年将加速市场开拓与产品交付,预计全年业务收入实现同比翻番以上增长。

在笔者看来,这一目标的实现兼具外部的市场机遇与内部的能力支撑。

从市场机会来看,受政策支持、成本下降等因素推动,重卡、轻卡、工程机械等行业新能源渗透率逐步提升,未来公司新能源业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公司内生动力来看,随着技术多元突破、产品持续放量和产能不断释放,潍柴动力新能源业务进入规模扩张阶段,这不仅将有效对冲传统业务的周期性波动,也有望打开全新的成长空间。

如今,在全球能源革命与数字经济浪潮的双重推动下,潍柴动力正悄然发生蜕变。从传统动力强者到新能源领军者,这条转型之路并不容易,而潍柴动力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有望进一步打开盈利与估值空间。

展望2025年下半年,从燃气机优势扩大、大缸径发动机出海,到新能源动力解决方案全面落地,潍柴动力将全面攻坚高端市场、新能源核心技术及海外突破。

为此,潍柴动力已经制定了清晰的发展战略:全力提速“新能源、国际化、数智化、后市场、大缸径及非道路”六大战略转型。公司表示,下半年将加强创新驱动,加力市场开拓,抓好战略新兴业务,优化运营效率。